校本培训工作总结汇编15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校本培训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1本学期至今我校教科室的工作在分管校长——周明校长的领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现就师生在各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组织教师培训,加强教科研队伍建设
按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对于每年度学时的要求,教科室在开学初会议上再次解读了教师培训方案,强调了学时培训的重要性,并组织教师登录培训平台进行选课。将选课数据汇总后,提交校长室审批,对于审核未通过的教师,逐一通知,说明原因,并组织二轮选课;对于审核通过的教师,在培训的报到、缴费、活动、评价等关键的时间点予以提醒和监督。
时刻关注各教育教研网站的培训、会议等信息,选派教师参加。要求教师外出听课要认真做好记录,积极参与讨论,听课结束后要进行总体的评析;听取讲座时要对所听到的观念、做法及时进行梳理,返校后在教研组内传达,由此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组织校本培训工作,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公开课和集体备课为主要形式的教研活动;并且要求每次活动后及时的将公开课课件、学案等资源及时的发送给我。学期初向组长和普通教师发放《校本培训记录手册》,定期登录校本博客检查博文上传情况,期末收取手册检查并统计学时。
为了使本校教师快速的成长本学期我们协同教务处积极搭建各类教学平台:
①对于年轻教师如何站稳讲台成为他们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学校高度重视年轻教师成长所遇到的困难,于教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召开了师徒结对仪式,本学期共有16对师徒成功结对,教科室也一直在对他们的成长进行跟踪指导。
②第6周开展了首届行政领导公开课,14位开课的行政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准备,课堂高潮迭起给全校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③第12周在全校开展第二届功勋教师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④第16周各教研组协同教务处、教科室等组织新教师的汇报课活动。
2、狠抓常规管理,讲求课堂效益与质量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学校继续重视“备课、批改、辅导”等常规工作的开展,每个月对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和作业本进行检查。细化常规检查的评定标准,按比例评出A、B、C、D、E五个等第,在该月的绩效工资中予以不同程度的奖惩。
本学期的教案检查,延续了上学期“教研组—教务处—校长室”联合检查的形式,后期将检查的重心又交回到组长的手里,教务处、教科室全程配合、监督,并及时做好登记并汇总检查情况。
3、规范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充分发挥教研组长的作用,正常开展教研活动,要求各教研组每两周开展一次公开课,各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公开课需定时间、定地点、定开课人和主评人,一次活动有两人以上开课的,尽量开展同课异构;集体备课需确定课题和主备人,过程设计要立足学情,立足课堂高效,要突出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各教研组在备课、磨课、开课、评课的过程中,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将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
继续推进师徒结对工作,学期初为新教师指定师傅,对徒弟的开课、听课、学习等情况进行跟踪督导,期末收取徒弟的学习过程性材料进行检查。
4、组织校内考试,完成教师绩效考核
本学期学校组织了三次考试,教科室负责分配命题和阅卷任务。大部分的老师都非常配合,也很好地完成了分配到的工作。考试结束后,教科室按照试卷的质量和考试成绩计算好命题补贴和月考绩效工资,并上交给总务处。
5、鼓励参加比赛,锻炼教育教学能力
关注各级各类教师比赛的通知,鼓励全校教师积极参与,尤其是新教师和骨干教师。在教师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发挥各教研组的团队互助精神,集思广益、精益求精,让整个教研组的水平因为比赛不断提高。
二、取得的成绩
1、教师获奖成绩喜人:本学期,我校教师参加论文、命题、技能等各类比赛共有75人次获奖,其中市级获奖43人次,县级获奖32人次,无论是获奖的人数还是获奖的质量比起以往均有很大的进步。另还有吴洗灵、陈思萍等5位老师加入县名师工作室;各学科均有1位成员参加了xx市普通高中学科命题素养提升研究班。
2、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均积极参与平阳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相关培训活动,课题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中期的研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下学期将进入资料整理和结题环节。
3、学生竞赛成绩喜人:本学期,我校共有40多位学生在省、市、县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其中市级以上的占80%以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xx市高一物理学科知识竞赛中我校获三类普高B组团体优胜奖;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也说明了我校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三、存在的不足
1、由于教科室只有一人负责而且还要协助教务处做好相关事宜,所以对校本培训工作的细节把握还不够,各教研组的博客建设不完善,学校博客的博文管理也比较乱。
2、校内的教科研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整体的教研氛围稍显不足,对学习动力不足的教师的督导工作还不够到位。
3、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必须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教研室将继续认真学习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转变观念,苦练内功,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2为加强新形势下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本学期学校把校本培训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提高广大教师师德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督促全体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使教师逐步由职业型 向事业型转化,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化。
一、加强师德培训,培养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且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本学期学校把培养教师良好师德和奉献精神作为了校本培训的一个重点,为树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师德观念密切结合教育形势,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使全体教师都把立足点放在了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上,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逐步形成了“重师德、铸师魂”的良好风气。
二、开展以理论为主导,以操作为基础,以实践为目的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学校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课件制作、论文交流等活动,让教师全面参与增强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学技能,促进信息技 ……此处隐藏18488个字……;以学习研究新课程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教师参与研究培训为主要形式,着眼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现将培训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师德培训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师德建设这一核心,始终贯穿了“以人为本,敬业奉献”这样一个核心内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也认识到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因此,学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观看师德教育录像,读《夏令营的较量》等文章,并且要求每位教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青年教师进行了一次师德演讲。通过学习、交流,对照、纠正不良教育行为,树立爱岗、敬业、爱生的职业精神,重塑二十一世纪教师的新形象,加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八)学习、实践能力。这也是领导干部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学生干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主要还在于自身的学习、实践能力。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学生干部如果不通过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能力素质,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做不好既有的学生工作。学习的方法有多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还是理论联系实际。即不仅要从书本中学,更要从实践中学。学生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用理论去研究、分析和总结,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方法。
二、新课程培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教师是课程实验和推广工作的重要实施者和参与者,因此,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关键环节。本年度,为确保课改实验的有效开展,落实好课改的精神,我校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目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一系列新课程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切实为教学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具体做法是:
1、理论学习,夯实基础“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精彩;只有学习成功,事业才成功。”课题组倡导老师们从读书开始做起,做好自修反思工作;校长要多读书,做好自我成长规划设计争做合肥市十佳校长,当专家型学者型校长等。为了帮助老师做好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课题组特别设计印刷了《自修反思记录本》,老师们将每周的阅读心得以及对教育教学案例的反思等一一记录在册,在常读常思常用中力求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我们又为老师们一人购买了一本教育专著,供老师们阅读,其中包括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手记》、《于丹心得》等,用以拓宽教师视野,在学校中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举办教育、教研理论专题讲座。为促使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在校本培训中,我校除对自学进行督促、检查外,还积极举办各类专题教育理论讲座和组织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专题讲座,省教坛新星袁乃玉老师进行《敞开心扉,吐露心的真言》讲座、全国知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薛瑞萍老师谈《手不释卷日有所诵》的讲座赢得了老师的高度赞扬,学校还多次分学科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等有关专著,观看新课程课堂教学录象,如李镇西的教学实录《致女儿的信》等。我们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培训,使我校教师对一些前沿教育理论知识及时进行了吸取和消化,不仅更新了教育观念,形成了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等,同时促进了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为改变教育教学行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这个周末,我参加了中心校组织的小学班主任的培训,感到受益良多。在培训期间,我认真的听取每个教师做的报告及主任的总结性发言,每一个都是那么实实在在,很有指导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帮助我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解决了很多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五是鼓励老师积极参加素养提升培训学习,今年暑假我园有18位老师参加90学时的培训,潘莉、黄跃群老师被评为优秀学员。谢亚琼、胡晓丽、张洁、黄毛毛、潘莉5五老师分别参加了县教研室与县进修学校组织的骨干研修班。希望通过培训学习,使教师实实在在地学到专业技能,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得到保教能力的切实提高。
2、研训结合,促进发展为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实践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使教师真正把学得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教育行动。我校采取了“以教研驱动自训”的策略来营造农厚的学习氛围。具体做法是:一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听、评课制度,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1节公开课,课前集体备课,课后集中评议研讨。教师们能根据各教研组的安排,遵循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教学实践课。在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本着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指导思想,比较恰当地评好每一节课。通过活动,开展反思性学习,对教学的实际情境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在反思教学中学会教学。积极参加校内外举行的各项竞赛活动,努力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其中朱军老师获得市级教坛新星比赛二等奖,程棠棠、汤雪晴等老师分别在区小组赛中获得好成绩。在特色化教学研究上做了一点有益的尝试:先后邀请英语教学专家和外籍教师来我校讲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应用英语的兴趣;语文组则结合教学进行古诗文诵读活动,作到日有所诵并将黑板的一角专门开辟为诵读诗作园地;书法教育则面向全体师生,为提高新城人的艺术修养创造契机。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15校本培训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受培训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潜力,为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年度,学校从师德教育、基本功技能提高训练、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潜力培养等诸多方应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将我的参训体会小结如下:
在本年度的校本培训中,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潜力等关系到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给予了全方位关注,如教师的敬业精神、负职责的态度和成长目标等等。普通教师与专家的比较证明,教师的知识不仅仅有量与质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结构问题——教师所需要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经验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都是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整合,而专家致力于某方面的研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能够给教师带给迅速有效的帮忙。
通常某一类专门的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培训时,把教师当成了学生,从基本的教育理论到各科的教学资料、方法等进行系统的培训,也就是全面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有它的优点,但针对性不够,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长处,也有自我的短处,而校本培训就扬长避短,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教师长期在学校任教,教师之间、校长与普通教师之间,每人的长处、短处彼此都十分了解。比如,年轻教师课堂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把握上课的进度、学生学习用心性不能很好地调动等,校长、经验丰富的中老年教师就可针对这些常规问题对青年教师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这些指导能够在课堂中、也能够在课堂外、办公室里。所以,这样的培训模式针对性强,在某些方面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教师的终身必修课,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致于落伍,教师尤其就应如此。校本培训与时俱进,从这些方面入手,重在指导教师学会学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潜力,对教师们顺利实现“三年发展规划”大有裨益。
文档为doc格式